甘肅建投:“輸血”“造血”雙管齊下
來源: 時間:2012-12-14 閱讀:0
該文轉載自12月14日版《甘肅日報》
在積石山縣廟嶺村小學的操場上,一大早學生們就出來跑步。過去由于操場沒有硬化,一跑步就塵土飛揚,而現在操場已在甘肅建投幫扶下全部硬化,顯得整潔干凈,廟嶺小學300名師生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生活。
三年級學生馬玉霞高興地說:“以前我最討厭出早操步了,跑一趟下來臉上、衣服上全是土。現在我喜歡在操場上跑步和玩耍。”廟嶺小學校長馬少軍介紹說:“甘肅建投利用暑假期間對我校操場進行了硬化,開學以后我們每天能上早操、課間操,課間活動和體育課,教學教育質量肯定能提高。”
地處全省西南的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但由于歷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積石山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盡管積石山縣遠離蘭州,但早在上世紀80年代起,甘肅建投就與積石山縣結成對口幫扶關系。
今年省委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號角一吹響,甘肅建投就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積石山縣中咀嶺鄉馬家咀和廟嶺兩個村258戶貧困戶的聯系幫扶。多次走訪調研,多次與積石山縣地方政府溝通,分析梳理制約聯系村、聯系戶脫貧致富的關鍵瓶頸,確立了“輸血”與“造血”雙管齊下的聯村聯戶方案,一方面強化基礎建設,提高致富能力,培育富民產業;另一方面加強技能培訓,開展勞務輸出。甘肅建投黨委書記宋忠慶告訴記者,一家只要有一人外出打工,全家收入就會有大變化。公司每年有10萬至15萬名農民工參與建設,只要經過培訓達標,到建筑企業就業就能夠實現整體脫貧。
今年7月份,甘肅建投投資170萬元捐建的馬家咀村社道路和廟嶺小學操場硬化正式開工。馬家咀村社道路按照荷載農—I級設計,路寬4米,全長3.5公里,總投資160多萬元,建成后將成為馬家咀村名副其實的“致富高速路”。 廟嶺小學操場硬化項目總占地面積1150平方米,總投資8萬多元,已于9月底全面竣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造血”就需要先從培訓技能方面入手。甘肅建投抽調部分單位總工、高級技師組成專業培訓師資,赴中咀嶺鄉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勞務技能培訓,共有120名青壯年勞動力參加了電焊工、瓦工、架子工、牛肉拉面4個工種的基礎技能培訓。為給農閑的村民創造在家門口務工的機會,甘肅建投采取企業投資、地方建設、企業驗收交付使用的方式,由鄉上牽頭組織幫扶項目施工,鼓勵優先使用聯系村勞動力,已有近百名村民參與務工,人均增收5200元。
同時,甘肅建投充分利用企業較強的勞動力吸納能力這一優勢,與地方政府確立了“村上選能人,鄉上帶出去,縣上搞協調,企業搞培訓、管出口”的勞務輸轉工作機制,為下一步從根本上解決聯系戶的增收難題打下堅實基礎。
中咀嶺村支部書記蘇明榮說:“甘肅建投幫扶我們村民干了很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大家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徹底改變了村里行路難問題。”對于今后的發展,蘇明榮說,明年村里準備組織富余勞動力到甘肅建投搞勞務輸出,增加收入。